海南尖峰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尖峰岭站成功举办2016中小学生冬令营科普教育活动
作者: 尖峰岭站 更新时间: 2016-01-25

      由中国林学会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32届林业科学营(冬令营)活动暨2016年青少年海南科学实践”,于2016年1月19日至22日在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尖峰岭热带雨林区举行,海南尖峰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承办了本次冬令营活动。来自北京市第四中学、北京市培星小学等9所中小学校的46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冬令营活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编导、摄像、音频等12人技术人员全程跟拍了冬令营活动内容,并将在少儿频道播出。

      林业科学营(原林学夏令营)始创于1983年,是中国林学会传统并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青少年活动项目。第32届林业科学营(冬令营)暨2016年青少年海南科学实践活动,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提高青少年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而举办的。

      海南尖峰岭国家级森林生态站站长李意德研究员、许涵副研究员、骆土寿高级工程师、周璋博士、杨怀博士和林明献工程师作为本次冬令营活动的老师,带领学生们在野外现场进行了体验式的科普教学和互动试验,其中李意德研究员主要给学生们讲解了什么是热带雨林以及热带雨林有什么特征和特点;许涵博士主要给学生们教授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识别各种热带植物,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骆土寿高级工程师和杨怀博士则带领学生们开展森林土壤生态学的研究,包括如何钻取土壤样品,如何制备土样,如何测定土壤层的呼吸等;周璋博士和林明献工程师则带领学生们开展了森林碳水通量数据的下载与如何看懂碳水通量的变化曲线,森林氮磷沉降实验,森林区水文径流测定,并详细测定了森林中的PM2.5,林分的生长等数据。李意德研究员还给学生们作了题为“为什么要保护好热带雨林”的科普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了学生们热带雨林的概念、分布与特征,以及什么是热带雨林的生态服务,并从热带雨林给我们提供的涵养水源、保护土壤、调节气候、固碳释氧、净化环境等生态服务功能与优质生活环境的关系角度入手,教育学生们为什么要保护好珍贵的热带雨林资源。

      通过短短几天现场教学、提问和亲自动手参与实验研究,学生们纷纷表示学到了新的知识,发现原来课堂上所学到的生物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等可以有机地结合到生态学中来,将对各自未来进入社会很有帮助,也提高了他们呵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中国林科院热林所试验站、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尖峰岭森林公安局和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本次冬令营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

部分学生在尖峰岭生态站楼前合影

李意德研究员给学生做科普讲座

许涵博士给学生示范如何制作植物标本

周璋博士指导学生采集土壤样品

周璋博士给学生讲解森林水文知识

周璋博士给学生讲解样品的制作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jff@cern.ac.cn TEL:020-87032619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